(相关资料图)
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从五月初的1010元/吨跌至目前的770元/吨,累计下跌了240元/吨。煤炭市场以震荡回落为主,环渤海港口的煤价跌幅远超过坑口。本周四开始,下游询货增多,但仍大幅压价,贸易商出货积极性较高,报价跌幅收窄,成交重心小幅下移。目前,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格逐渐接近长协价格,叠加进口煤几乎全面倒挂,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。随着询货的增多,预计下周,拉运和采购者增多,市场有所转好,煤价有望止跌企稳。
1.近期煤价下跌超预期。
近两周来,环渤海港口库存向上累积,保持高位;且在需求低迷、发运减少的情况下,疏港压力加大,高位的库存对煤价压制作用非常明显。此外,国际市场互相踩踏,进口煤价格大幅下跌,给内贸市场带来压力,贸易商恐慌情绪加重,降价抛货情况增多且降幅扩大。部分贸易商即使大幅降价,手中的货也无人问津。由于各环节库存高位,接卸港下锚着大量外轮等待接卸,下游高位的库存难以消化,用户不需要北上采购拉煤,而是在南方港口等着卸船就可以,造成北港下锚船减少;与此同时,北方港口采取措施疏港,要求客户加快中转,贸易商加快出货抛售,煤价承压下行。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累积,卸货场地难寻;叠加煤价持续下行,发运倒挂严重,多数中小贸易商暂停发运。
今年以来,进口煤完全放开,叠加继续实施零关税;政策层面上放宽加快,进口煤通关顺畅。而进口煤与国内煤相比优势明显,促使终端用户采购外煤积极性提高,大量进口煤涌入国内。上游产地释放加快,国内市场供应充足,社会各环节库存普遍处于高位,国内煤价持续走弱。由于欧洲地区煤炭供应远大于需求,叠加印度等周边国家需求释放程度不及预期,日韩等东南亚电厂库存高位,对进口煤需求不多;大量卖不出去的南非、哥伦比亚等国煤炭流入我国市场,且价格呈踩踏式下跌。受进口煤冲击以及下游需求不足影响,国内贸易商无力支撑,很多抛货离场,黯然离去。
2.市场整体观望情绪浓郁。
大秦线恢复运输后,环渤海港口库存多次刷新历史新高,下游终端、二港、江内库存也接近历史高位,大量重船在南方港口等待接卸。受诸多利空因素影响,原本高位的煤价回归到了相对合理的位置,港口深跌之后,产地及外贸煤价加速补跌,各大煤炭价格指数也重出江湖。进入六月份,环渤海港口市场情绪延续弱势,下游少量需求持续压价,市场成交冷清;电厂交割活跃度不高,非电用户刚需询货,市场实际成交偏少,成交价格继续下探。本周,现货价格接近长协价格,但下游整体需求依然不佳,少量询货压价严重,贸易商报价偏弱运行。由于电厂和港口库存持续高位运行,港口“点菜单”困难,上站发运市场煤大部分暂停。手里有货的贸易商,因对市场走势预期悲观,很多都选择亏损赔本出货。由于煤价已接近谷底,随着抄底客户的增多和采购的增加,港口市场煤价格将在下周出现止跌趋稳。
国内工业用电负荷一般,需求端迟迟未见起色;而在全球制造业进入下滑周期的大背景下,国内制造业订单需求不乐观,对煤炭消费的提振作用有限,也制约着工业用电负荷的提升。截止目前,下游耗煤大户基本已完成了六月份的进口煤采购计划,部分电厂也提前锁定了七月份的采购计划。受益于进口煤的强劲补充和长协煤持续稳供,下游电厂库存居高不下;截止目前,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升高至亿吨,较五月初增加了1700万吨,沿海八省电厂存煤3723万吨,较五月初增加了420万吨,刷新了入夏前电厂存煤最高记录。
3.煤价将触底止跌。
近期,由于煤炭库存持续高企,环渤海港口和电厂的场地垛位出现偏紧,承接能力下降。加之煤价正在快速下行,长协和进口煤量足价低,电力企业依靠高库存,暂缓或延后采购市场煤;而非电行业表现并不出色,且临近错峰生产,煤炭消耗及采购难有明显提升。国内各环节超高库存,以及廉价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明显。周四开始,市场呈现转好迹象,询货开始增多。
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,南方大部气温陆续回升,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增至200万吨以上。此外,近期煤价降幅明显,少量招标性价比高的市场煤,电厂询货积极性略有提升。且在持续大幅降价之后,贸易商出货亏损严重,挺价情绪小幅升温;但下游依旧压价采购,部分终端还盘价格甚至接近月度长协价,市场实际成交一般,少量成交降幅收窄。对于后市预期,现阶段,各环节库存偏大,终端用户需求低位;即使下周,贸易商报价小幅上扬,预计煤价涨幅也非常有限,且很快又会出现下跌。买方市场效应依然较大,煤价总体将延续弱势运行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